当前所在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国私人财富管理协会|保险“国十条”3.0 版对财富管理的启示

2025-02-25

导读:去年9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共10条,被业内称为保险“国十条”3.0 版( 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提出了坚守合规风险底线的要求,旨在通过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确保保险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保持稳健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此次《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并将会对保险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产品创新、服务优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国务院历次发布的保险业纲领性文件回顾梳理

2006年6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十条”1.0 版。该政策文件深度聚焦于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方向,为行业后续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014年8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即“国十条”2.0 版,首次提出“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概念,明确将保险业的发展重心转向规模化、现代化与专业化。

2024年9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十条”3.0 版。该政策文件在继承前两版国十条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强化监管效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全面促进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保险作为家庭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梳理保险“国十条”3.0 版出台后对个人投资者在财富管理中的启示,供个人投资者决策参考。

启示1

分红险市场关注度、认可度不断上升,迎来发展机遇,投资者可视需配置

《意见》强调,要不断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与质量,引导和优化保险资金的配置结构。保险机构要充分发挥其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且持续的资金支持,从而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提及保险机构应坚定地走长期投资之路,通过优化内部考核机制,进一步引导保险资金更多地参与长期权益投资。这一政策导向不仅有助于提升保险机构的综合投资效益,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分享保险公司长期发展红利的机会。

《意见》提出“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从保险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其类型通常被划分为普通型、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以及万能型四大类。浮动收益型保险的推广与发展,旨在更好地适应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下的市场需求变化,这也是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我们预计,接下来分红型保险等具备浮动收益特征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供给量有望进一步增加,投资者选择的范围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元。作为重要的防御性资产,分红险体现的是保险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已成为成熟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在选择分红险时,我们建议投资者一是要重点关注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投资能力、分红实现率等因素;二是要结合自身保险保障需求决定选择合适的产品形态,比如终身寿险、年金险或是两全险,不同险种的功能略有不同。

启示2

养老保险产品将不断丰富,投资者应结合自身养老需求完善养老金储备

《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战略导向,旨在通过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及跨期财务规划需求。《意见》鼓励开发适应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新产品和专属产品,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民众的养老规划。同时,明确支持养老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并推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从而丰富与银发经济相适应的保险产品、服务和保险资金支持方式。

我国老龄化问题严峻,优质养老保险产品契合市场需求。根据《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96亿,占总人口的21.1%,65 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则达到2.17亿,占总人口的 15.4%。老年人口抚养比近年来持续上升,2023年末已达到22.5%。当前,我国养老体系主要分为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融)。其中,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作为居民补充养老的重要方式,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2023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54万人,连续七年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趋势愈发明显,充足的养老金储备成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我们建议投资者尽早遴选优质的养老金产品,将其作为现有养老体系的重要补充。在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一个稳健、可持续的养老金计划对于确保晚年生活的品质至关重要。优质的养老金产品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亦是投资者应对通货膨胀等经济风险的有效工具。

启示3

重视人寿保险在家庭保障与财富传承中的功能

意见》中第八条提到要发挥人寿保险的家庭保障和财富传承功能,这是在国家的层面对保险财富传承作用的重要肯定。也是对当下居民财富传承需求的重要回应。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资产隔离与财富传承成为越来越多高净值客户的关注点。《2023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高净值家庭预计将有84万亿元财富将在30年内传承给下一代。财富传承的工具有很多种,不同的工具各有其特点。从金融产品的角度来看,终身寿险是财富传承的重要金融工具之一,尤其是定额终身寿险,具有杠杆高,保费低的特点,是保险保障和财富传承的重要选择。另外,增额终身寿险现金价值高,保额逐年递增,同样在家庭资产配置和财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如果投资者更加关注财富的有序传承和资产隔离,我们建议选择保险+信托的模式,即保险金信托。保险金信托能够有效的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在确定的时间,按照确定的方式,将确定的财富,给到确定的人,并且因为信托法律架构的加持,保险金具备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具有资产隔离功能。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意见》提出要全面提升保险业在服务民生保障方面的能力,其中特别强调了提高健康保险的服务保障水平,也明确要聚焦深化保险业改革开放,提出要稳步开展境内外币保单业务。这意味着将为投保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医疗保险服务及资产配置选择。

随着保险行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保险市场体系将持续完善。大型保险机构将以做优做强为目标,中小保险公司则将走向特色化、专业化的经营发展道路。这一趋势可能会导致保险行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马太效应会愈发显著,保险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综上,我们建议大家在进行保险产品配置时,要重点关注保险公司的股东背景、行业地位、综合偿付能力、风险评级、投资能力以及市场声誉。这些指标能够反映保险公司的整体实力和经营稳健性。同时,投资者还应关注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确保能够获得及时、专业的服务支持。另外,为了更好地做好家庭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安排,建议大家借助专业机构力量,例如选择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拥有丰富的代销产品种类以及专业的投资顾问和私行客户经理团队,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家庭资产配置规划方案,以此实现科学、合理地风险管理、财富保值增值、资产隔离和有序传承。

来源:公众号“私人财富管理师PWM”

  • 业务联系:01056183339
    业务合作:13146451188
    电子邮箱:pwma@pwma.org.cn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中核路1号院1号楼10层1012室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何永萍律师
  • 分享
  • 私人财富管理师PWM
  • 美国私人财富管理协会
Copyright © 美国私人财富管理协会北京代表处.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苏州网站建设 京ICP备202203622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4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