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企业老板来咨询企业该如何躲避风险?如何做好家企资产的风险隔离?的确,做好个人和家庭的资产保全,不但可以为企业家家庭提供品质生活保障,还可以提升资产的抗风险能力,为企业家进一步拓展事业排除后顾之忧。
本文通过梳理家企之间常见风险,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给予企业家一定的思考,为接下来的风险隔离和资产保全的筹划安排做好前期准备。
一、企业经营波及企业家个人及家庭的几种常见情形
1、企业融资,股东个人担保或抵押:企业对外融资,一般需要作为企业股东的企业家或实际控制人甚至企业家配偶提供连带或最高限额的保证担保责任,如企业本身资信不强或是融资金额较大,甚至存在要求提供不动产的抵押担保。一旦企业经营存在问题无法按期偿还借款,企业家夫妻以及个人名下的不动产都将面临为企业偿还债务的风险。
2、企业治理不规范,股东承担无限责任:公司具有拟制的独立法人地位,原则上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的是有限责任(以认缴的注册资本额为限),但如果股东滥用“有限责任”,例如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个人账户收支公司款项、个人或关联企业与公司之间存在大量资金往来等,损害公司利益的,逃避债务,公司的独立性将被否认,股东需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3、一人公司的风险:许多企业家家族喜欢顶层设立家族投资公司或资管公司,并百分百控股家族旗下若干企业,此类家族企业均属于一人有限公司。基于法律对一人有限公司的特殊规定,如一人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个人财产,股东还需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4、企业经营不合规带来的刑事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常在市场交易、生产安全、劳动用工、环保、财税等方面因为不合规经营而触发企业的刑事风险,常见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生产伪劣不安全产品、逃税、虚开发票/专用发票、串通招投标等犯罪。由于单位犯罪实行双罚,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负责人的企业家或高管将会面临刑事责任的风险。
鉴于以上风险,笔者提出以下几点风险隔离措施:
做好家庭资产的合理配置。通过家族信托、保险、安排子女持有家庭财产等方式,改变夫妻持有家庭全部资产的局面,避免因夫妻为企业经营还债导致家庭破产的情况发生。
做好股权投资的顶层架构设计。避免一人公司的风险,并兼顾企业传承和税务筹划的规划安排。
做好企业合规治理,避免企业刑事风险。通过建立企业合规自查机制,定期对企业在市场交易、生产安全、劳动用工、环保、财税等方面进行制度、管控流程、人员管理、文件及数据等方面的合规检查,及时化解风险。
二、企业家个人波及企业、家庭的情形
1、企业家负债/涉刑,企业、家庭资产被处置或查封冻结:企业家个人借贷或进行风险投资对赌,如未能按时偿还或实现业绩要求,其名下的资产(包括股权、不动产、金融资产等)将面临被处置的风险;如一旦企业家涉刑,其个人财产甚至共同财产都会面临被查封冻结扣押的风险。
2、婚姻关系的变动,存在共同财产分割和共同债务负担的风险:我国婚姻法实行夫妻财产共有制制度,即在没有签署财产协议对婚内财产进行分配的情况下,婚后取得的财产一般视为夫妻共同共有,且容易出现婚前个人财产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混同的情况,比如现金资产。体现在企业家家庭,比如一代将股权资产或其他财产安排给子女,在没有签署协议的情况下,子女的婚姻关系变动会带来资产外流的风险,亦会造成家族企业的不稳定;如夫妻均有参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债务也存在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风险。因此,婚姻关系的变动,往往存在财产分割争议和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争议。
3、个人意外带来的财产继承和分割:世事无常,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到。如企业家出现意外,此前却没有做任何筹划和安排,其名下股权资产、金融资产、不动产等家庭资产都会面临法定继承的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有父母、配偶及子女,一般是均等分割。但企业掌门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担当而不是继承股份最多的人。因此,析产争产纠纷往往给企业经营带来极大的不稳定甚至倒闭的风险,而企业资产也面临贬值、流失的风险。
4、个人不当行为挥霍财产:如企业家或其子女存在高消费、赌博、吸毒等不当行为,其名下的股权资产、金融资产和不动产均存在被挥霍一空的风险。
鉴于以上风险,笔者提出以下几点风险防范措施:
做好企业家涉刑的合法资产保护。改变企业家涉刑只关注刑事风险,忽略涉案合法资产保全的现状。通过专业团队的刑事风险尽职调查和财产保全方案设计及实施,切实保障涉刑企业家家庭的合法资产不受侵害。
做好二代企业家婚姻风险隔离筹划。通过签署婚前协议明确二代企业家婚前个人财产的范围,并明确婚前个人财产投资收益在婚后的转化,比如二代婚前持有的股权和房地产,其在婚内取得的利润分红、房产租售收益如果不作出约定,依法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故需要考虑是否约定仍然归属二代个人所有。
提早进行财富传承规划,尤其是做好家族企业的传承规划。企业传承不仅仅涉及股权安排,还有企业治理权的安排。一代企业家需要根据二代接班意愿以及二代个人能力做出合理安排。对适合接班的二代应当在企业治理权方面适当放权,并通过培养二代管理团队以及老臣辅助等措施,助力二代带领家族企业继续发展;对不适合接班的二代,要考虑通过股权转让实现企业资产转化为现金资产,再做财富传承安排的方式,确保家庭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做好家族治理。通过制定家族宪法、传承优良家风等方式,培养二代或三代的优良作风和正确三观,并以制度约束子女,比如通过家族宪法规定惩罚措施,减少甚至剥夺不争气子女的财产继承和接班人资格。
三、企业家失能的风险
当企业家出现意外、疾病而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个人和财产将由其监护人来照顾和保管,监护人是否尽心尽力,则直接影响企业家最后的自由和尊严保障。根据我国的法律,成年的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按如下先后顺序确定:(1)配偶;(2)父母、子女;(3)其他近亲属;(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故,对该风险也应做好适当的安排,必要时可通过签署家庭协议或者意定监护协议指定监护人。
企业家作为最具挑战的“职业岗位”,在粗放式市场红利已不复存在、经济大环境面临挑战的情况下,除了做好企业治理和合规经营,还需了解到常见的家企风险,并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提前做好家企风险隔离筹划、资产保全和传承安排,避免资产 “一夜回到改革开放前”!
客服电话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