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PWM持证人原创】家族精神之法律探索(二)

2021-11-15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到,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并提到了家教、家风的重要性。

《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在很早以前,“家”最早指家族,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渐指向家庭、家园、国家。俗话说,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规等,是指家庭或家族中长辈对子孙的垂诫和训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宗族地位,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是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

无论是在外国,还是中国,历史上都曾产生过一些延续数代甚至数十代的顶级家族。这些家族所以能够世代延续,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其背后的重要秘诀,一是这些家族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二是这些家族都非常重视家训,并通过家训的传承和践行,将家族特有的家族精神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传递给后世子女。


国外家族精神

在西方国家中的“家族”力量不可小觑,据美国《商业周刊》调查,美国企业的500强里有177家是家族式企业,大概占三分之一。无论是家族企业还是家族精神,对于每一个家族成员来说都是一种荣耀。家族传承是家族理念的总结,是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是把家族一代一代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更是家族得以延续的保障。

国外传承几代的家族企业,如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等财团家族,大都形成了以家族为核心的文化精神。德国家族企业科德宝营造了团结”“有归属感”“有责任感的家族文化,凝聚家统成员。日本百年以上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家训,例如塚喜集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古训。

罗斯柴尔德家族教育子女有十训,分别是重视兄弟间和睦与家族间团结的传统;不追求金钱,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子女拥有正确的金钱观;信息就等于金钱,从小开始重视信息的重要性;世代相传收集情报信息的传统;警惕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倾向;坚持“不是儿子就不参与经营”的原则;不忘促使五兄弟和解的“五支弓箭”的教训;世代保持捐赠的慈善传统;犹太人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事业。

英国延续了六百年的名门世家,拉塞尔世家拉塞尔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分别是,过分严格和禁欲主义教育不可取;有效管理时间;不强求特种教育;世代相传自由进步主义精神;享受自由的同时,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为吸引自己的目标倾注所有精力并不断进取;认为是真理,那么就不要计较得失;不可孤立自己,要在人群中寻找幸福;尽可能地养成写信的习惯;一流父母培育出一流子女。

政治世家的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分别是,亲手制作孩子的育儿日记与读书记录,然后对此进行彻底检查;帮助孩子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父母要经常向孩子讲述他在事业上所发生的故事;吃饭时要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讨论氛围;教授孩子“取得第一名成绩的人不会被人无视”的世界法则;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进行学习,使之获得最好的人脉关系;让孩子明白,起初的笨拙与不适应,将会通过反复努力而变得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诉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但切勿急躁,必须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要形成一种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氛围。


国内家族精神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博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我国古代的家训文化起源甚早,如《尚书》中的《无逸》就是周公对其侄子成王的告诫之辞。成王当政后,周公恐其贪图享乐、荒废政务,故作此文告诫他不要逸乐。天下第一世家的孔子世家,也有着自己的教育子女的家训,诸如: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亲依然倾注所有的热情教育子女;不亲自教授子女,只监督和考察其学习情况;失败也绝不气馁,用顽强的挑战精神武装自己等等。

范仲淹作为政治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治家有方教子有方的家族长辈,他先后编写了《戒诸子及弟侄》、《六十一字族规》、《范文正公家训白字铭》、《义庄规矩》等家规、家训以训诫子弟和族人,经其儿子范纯仁等不断整理、完善实践,范氏家族人才辈出,子孙和睦。《六十一字族规》中讲到:家族之中,无论亲疏,当念同宗共祖,一脉相传,务要和睦相处,不许相残、相妒、相争、相夺,凡遇吉凶诸事,皆当相助、相扶,庶几和气,致祥永远。家和万事兴,解决好家族内部的关系,形成一种和睦团结的家庭氛围是治家的第一步。此外范仲淹的家训家规里多是对子弟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等修身、勤学的劝诫。培养子弟良好习性,谦恭廉洁、戒骄戒躁。踏踏实实的苦干、学习,最终就会取得成绩。

2700余年历史,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姓氏之一,石氏子孙繁衍生息,全球人口已达500余万人。他们,虽散居于全球各地,200字石氏家训却已内化为全球族人的精神指引。“始祖碏公,史称纯臣;西汉万石,孝谨以闻。家族传承,善良为本;爱国爱乡,正义本真……”25200字,石氏家训镌刻在河南淇县纯臣文化园石碑上,为全球石氏设立精神标准。

图片

《傅雷家书》是一本通过书信的方式,来阐述父母与子女如何相处和沟通的书。在教育子女上,傅雷夫妇培养出了钢琴家傅聪和优秀教师傅敏的傅雷夫妇堪称典范。这部家信选编的时间跨度为19541966,共12年。书信中,傅雷与儿子讨论音乐,指导儿子走上艺术之路。读此书最大的感慨莫过于此——这样的家庭教育很难不出人才。

图片

傅雷曾经总结了自己培养孩子的一些理念:第一,把人格教育看作主要,把知识与技术的传播看作次要。第二,艺术教育只当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第三,即以音乐教育而论,也决不能仅仅培养音乐一门……需要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为基础。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傅雷夫妇教给傅聪的,更多的是如何好好做人,教导他要明辨是非、爱憎分明、质朴无华和吃苦耐劳。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也影响深远。其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等10大类。曾国藩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图片


结语

从上面国内外家族各自的家训可以看出它们有着共通之处,向善、进取、坚毅、自、修身、重教育都是家族精神的主旋律。企业家与教育家精神,别在鼓励后代养成良好的习性时注重个性培养。家训都蕴含着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时指出: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在我国历史上,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训家规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实践的重要方面。传统的家风和家训家规及其蕴含的传统美德,在当今时代依然有其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

精神是家魂,如何创建家族精神,如何实现家族文化传承,在过程须善于运用法律工,赋予家族精神以法律性,才能从根本上证其可视化、执行力、长期性。《家族宪法》无疑可以作为一个工具帮助我们巩固家族精神。家族宪法的本质是家族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文本化,可以说家族宪法的实质就是我们的家规,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家族矛盾和纠纷设置预防性的制度,并提供纲领性的解决方案。



但家族宪法在国内家族与普通众家庭目前仍不具备普遍性,这与其法律效力的深度广度、实用程度,以及民众熟悉度、可操作性因素相关。关于家族精神的可行性方案《家族宪法》、《家庭公约》的具体运设计,将在家族精神之法律探索(三)分享。

  • 业务联系:400 157 5589
    业务合作:13311552505
    电子邮箱:ipwma@qq.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中核路1号院1号楼10层1012室
    总法顾问: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何永萍律师
  • 分享
  • 私人财富管理师PWM
  • 美国私人财富管理协会
Copyright © 美国私人财富管理协会北京代表处.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苏州网站建设 京ICP备202203622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4736号